Electron与QT开发对比:如何用QT5.9.2打造一个番茄钟桌面应用
Electron与QT开发对比:如何用QT5.9.2打造一个番茄钟桌面应用
文章浏览阅读880次。本来想找一个番茄钟用来提醒自己该起来活动一下。在网上找了找,发现好多都是用Electron开发的。不得不夸一句:Electron真的是个神器!
需求起源
我一直想要一个番茄钟来提醒我定时站起来活动。在网上搜索了一番,发现很多番茄钟都是针对前端开发的。这些前端开发的番茄钟功能强大,能帮助开发者制作出跨平台的桌面应用,真的很厉害!不过,我还有一个想法,就是想要统计在番茄钟周期内切换过的程序,这需要调用API。不过,目前前端实现这个功能还有一定的难度。
功能受阻
原本我打算直接使用现成的番茄钟前端工具,但面对统计程序转换的需求,我遇到了难题。虽然也曾考虑过自己编写插件,通过调用API来完成,但鉴于其复杂性,我暂时搁置了这个想法。这时,我想起了之前使用过的QT,操作起来挺方便,于是决定试一试使用QT。
QT开发
我决定用QT5.9.2来开发番茄钟的基础版。制作这个基础版对QT来说并不困难。在此过程中,基础控件的使用至关重要。例如,按键可以让我们轻松地控制开始和暂停等操作;而spin box则可以用来设定时间的长短,既方便又直观。这两种控件在众多桌面应用中都很常见。
窗口管理
设立子窗口并实现其开关并不复杂。在番茄工作法中,子窗口能展示诸如统计数据等额外信息。开启时信息清晰可见,关闭时则节省空间。要达到这一效果,正确处理子窗口与主窗口间的关联至关重要,确保程序稳定运行。
信号与槽
在开发过程中,信号与槽的使用至关重要。以按下开始按钮为例,这便是一个信号,与之对应的槽函数随即启动计时功能。这就像是一个开关,按下便产生反应。在子窗口与父窗口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时,信号与槽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,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。
未来拓展
完成这个基础版的番茄钟后,我意识到这个项目非常适合作为 QT 新手的入门学习资料。接下来,我计划对它进行功能扩展,包括调用 API 和接入数据库。通过调用 API,番茄钟可以具备更多高级功能,例如统计程序切换的数据;而接入数据库,则能让我们存储更多信息,比如不同时间段的劳动时长等。
在学习 QT 或是尝试番茄钟技巧时,大家是否遇到过一些有趣的问题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经历,同时别忘了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