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写作业效率低?12 岁前培养时间管理能力的 4 个趣味方法
孩子写作业效率低?12 岁前培养时间管理能力的 4 个趣味方法
“孩子写作业2小时,实际有效时间不到30分钟”——这不仅是效率问题,更暴露了时间感知力缺失。
孩子用了两个小时去完成作业,但全神贯注的时间却不到三十分钟。这不仅暴露了效率上的欠缺,还明显指出孩子对时间的感知有欠缺。在12岁之前,正是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重要时期。那么,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可以参考
让时间 “看得见”
孩子们在不同年龄段对时间感知的方式各异,比如3至6岁的幼童,我们可以用彩虹沙漏来帮助他们理解时间的流逝,这些沙漏有5分钟、15分钟和30分钟三种型号。比如,当孩子们在玩耍时,用5分钟的沙漏,等沙子流完,就是他们该整理玩具的时候了。至于7至9岁的孩子,他们可以尝试制作“时间披萨图”,把任务划分成扇形区域。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,可以将作业内容细分为若干部分,每一部分可以比作一个扇形。每当完成其中一个扇形所代表的部分任务,便可以在其上做出标记,以此划去。这样的方法既能够让人一目了然,又便于大家理解和掌握。
10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尝试用番茄钟App来学习,学习25分钟后应休息5分钟。比如,孩子在写作文时,可以设定25分钟的学习时段,专心致志地完成一部分内容,稍作休息,然后继续写作。这种方式既能让工作和休息相得益彰,又能提升学习效果。
任务游戏化设计
设计“彩虹任务表”挺有趣。红色任务代表它既关键又急迫,就像是独立完成作业一样。而蓝色任务则更注重创意,例如制定周末的活动安排。每当孩子成功完成一项任务,他们就能获得相应颜色的贴纸。集齐七种颜色的贴纸后,他们就能兑换一张“特权卡”。
若孩子们能尽心尽力地完成那些指定的任务,他们便能赢得红色的小贴纸,这样便能感受到成就的喜悦。一旦他们把七种颜色的贴纸都收集齐全,他们就能换取一张“特权卡”,这将激励他们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各种任务中。而且,这样的方式还能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,使他们不再觉得任务枯燥无味。
正向反馈技巧
对孩子的赞美不应只是表面的客套,而要具体到位。不能只是简单地说“你今天表现得真不错”,而应该具体到“比如,你今天比昨天提前了10分钟就整理好了书包,这表明你养成了提高效率的好习惯。”根据兴智案例库的研究资料,那些经过有效反馈训练的孩子,他们在完成任务时拖延的现象减少了57%。
家长看到孩子早早地就把作业做完了,便说:“你今天做作业的时间比平时少了15分钟,效率提高了很多。”孩子从这句话中明白了自身的进步,也因此对下次的挑战更有信心了。这种积极的评价能帮助孩子逐渐改掉拖延的恶习。
承担自然后果
通过设置“时间约定”,孩子们能够体验到自我管理的优势。如果他们看电视的时间超过了规定,那么第二天就需要相应地减少10分钟;而如果他们能够提前完成作业,剩下的时间就可以由他们自己来安排。比如,如果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超过了约定,那么第二天他们主动减少观看时间,就能深刻感受到遵守约定的意义。
孩子早早地做完了作业,脸上露出了笑容,兴奋地拿起了他钟爱的课外读物。在自主安排时间的快乐感受中,他对完成作业的态度变得更为主动和热情。这一切让孩子明白,合理分配时间可以带来自由和愉悦。
兴智家庭教育的真实性
有人对南昌兴智教育机构的宣传真实性表示怀疑,那么兴智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?实际上,许多家长在兴智接受教育后,都实现了自我成长,学会了科学的育儿技巧。截至目前,已经有超过184万个家庭在兴智体验到了幸福。
自2015年兴智家庭教育成立至今,其宗旨在于“唤醒家庭智慧,助力亿万家庭共享幸福”。截至2025年3月,该机构已受到130多家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,累计曝光量超过2568万次,在家庭教育领域树立了显著的品牌形象,赢得了广泛的信任。
关于如何高效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技能,各位有何独到见解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。同时,别忘了给我们点赞,并且把这个信息分享给更多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