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方天冷孩子变‘棉花球’赖床拖延,家长该如何帮其改掉坏习惯?
北方天冷孩子变‘棉花球’赖床拖延,家长该如何帮其改掉坏习惯?
这阵子,北方的天气骤冷,雪花飞舞,地面结冰,孩子们一个个都变成了棉花球被困在家里。拖延,百害而无一益,是由于缺乏条理和时间观念引起,不断拖延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,那我只好对症下药
许多孩子常常动作缓慢,对时间的安排不够上心,这让家长们感到挺烦恼的。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我们又能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这种情况?咱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
拖拉行为产生原因
孩子们在行动上常显得动作缓慢,这往往是因为父母未曾教会他们如何高效地规划时间。他们在时间管理上缺少实践经验,对时间的认识也不够准确,做事缺乏条理。比如,有些孩子因为害怕寒冷而不愿意早起去上学,这便是恐惧感引发的拖延行为。如果家长在孩子年幼阶段不能对起床、完成作业等拖延行为做出恰当的纠正,那么随着日子的流逝,这些行为很可能会逐渐演变为习惯性的拖延。
培养时间管理能力
针对那些行动总是慢吞吞的孩子,家长们应当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提高对时间的掌控能力。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记忆力训练,制定时间安排表,让他们体会到时间的流逝。以圆圆为例,她在冬天时开始显现出拖延的习惯,这种表现主要体现在行动上。只要持续提升她在思考方面的条理清晰度,使她认识到时间价值的重大,增强她的集中注意力,状况便会逐步改善。
利用“咒语”提升专注
运用“咒语”能助孩子们在特定时段内集中精神,这显然是一种挺管用的手段。经过这样的训练,孩子们对时间的感知会更为明确,他们能清楚“5分钟”“30分钟”“1小时”在日常中代表的具体时长。所以,当孩子们完成任务时,他们能更高效地安排时间,减少无谓的拖延。
合理规划时间安排

家长若能和孩子共同规划未来,并按步骤分配时间逐步执行计划中的各项任务,那么在面临突发状况时便不会感到手忙脚乱。此外,家长还可以指导孩子运用“ABC时间管理法”对事务进行合理评估,对于那些“既非关键又非紧迫”的第四象限事务,建议孩子尽量减少精力投入,以免浪费宝贵的时间。
巧用番茄工作方法
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年纪特点来运用“番茄时间管理法”。这种方法把时间划分成若干小块,与学习的不同阶段相对应,使原本繁复的目标变得一目了然。这样,孩子能够更高效地集中注意力,提升学习效率,降低学习中断的次数。然而,需要强调的是,番茄时间的长度并不直接左右学习的成果,它仅仅是一种辅助提升学习效率的手段。

制订并执行计划
制定日常、每周、每月的计划至关重要,家长需与孩子共同参与计划的编制,同时肩负起监督的职责,确保孩子能高效地执行计划。在编制计划的过程中,可以与孩子达成共识,按照执行效果,孩子每日可获1至2颗小星星,星星积累到一定数量后,他们可用于换取礼物或实现小愿望。那些懂得珍惜时间的孩子们,往往思维敏捷,目标明确,而且能够把各种事情逐一妥善处理。

孩子的行动是否常常显得缓慢?你有没有试过这些策略?如果觉得有用,不妨点个赞,把你的做法分享出去,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到,一起帮助孩子们克服拖延,塑造准确的时间意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