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茄钟方法技巧

周末午后小浩沉迷漫画拖延作业,母亲多次提醒无果

周末午后小浩沉迷漫画拖延作业,母亲多次提醒无果

在一个阳光慵懒的周末午后,小浩窝在沙发角落里,手边摆着未打开的作业本和一本新买的漫画。他一边翻着漫画,一边心里暗暗嘀咕:“先看一会儿,等会儿再做作业也不迟。”可等他合上漫画

孩子写作业拖沓,家长用心督促却不见成效,这到底该怎么办?

孩子的拖延表现

小浩今年九岁,成绩一般,做作业和预习课文时常常磨蹭。王女士发现儿子写作业时反复修改、涂鸦,一询问才知道他对题目根本不理解。于是小浩先做了自己会的部分,接着“悄悄溜走”,用剩下的作业量来安慰自己,等到有信心后再继续,可这样一来,拖延问题变得更加严重,他还编造理由来逃避责任。

家长的困惑

王女士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监督,然而孩子依旧没有改变拖延的习惯。她感到困惑,不明白为何自己如此努力,孩子却依旧如故。目睹孩子慢吞吞地做作业,她既焦急又感到无助,不知如何是好,才能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的坏习惯。

找到解决办法

那天午后,王女士浏览育儿公众号时,读到了一篇论述,指出那些拖延的孩子常常缺乏安全感与自主意识。文中提出,可以将任务分解,给予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,让他们在取得小成就的过程中重拾自信。王女士深受触动,决定尝试运用这些方法。

实践过程

作业开始前,王女士和小浩共同进行了一场简短的三分钟呼吸训练。小浩被鼓励分享“他最担忧的题目是哪一题”。作业完成后,他们又讨论了“哪一环节让他感到自豪”。起初,小浩有时会忘记或暗中拖延,但王女士并没有急躁,而是用温和的语气提醒他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小浩在妈妈的陪伴下,开始愿意按下计时器,尽管进度较慢,但他已经愿意去尝试。

孩子的转变

第三周的时候,小浩已经能够独立运用时间盒子技巧了。他会在规定的时间段里,主动准备文具,开启计时器,休息时还会喝点水,做做伸展运动。遇到难题,他会先记录在“难题日志”上,等完成简单的题目后再去解决难题。此外,他还在周末开始制定自己的“小周计划”,并且会和妈妈一起回顾和调整目标。

实用策略归纳

对于有拖延习惯的孩子,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办法。给予即时的回应,增强他们体验到的小成就,对孩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专注和毅力给予及时的肯定。通过小奖励,如贴纸、额外的游戏时间或口头上的赞美,让他们体会到努力的价值。用充满同理心的语言来替换责备,让孩子感受到被支持和鼓励的安全感。

你家孩子是否也面临拖延的困扰?你又是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的?不妨在评论区与我们交流你的经验。同时,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,让更多家长能够受益。

更多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