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茄钟方法技巧

高校老师科研常被琐事扰?番茄工作法助你化整为零

高校老师科研常被琐事扰?番茄工作法助你化整为零

高校老师搞科研,总被各种琐事打断:刚进入写论文的状态,学生突然来问问题;正查文献呢,系里又通知开临时会议。想专注却没方法,试试用 “番茄工作法” 拆解课题任务

追求迅速搞定研究项目,却常常无法集中精神?试试“番茄工作法”,它可以将零散的时刻转化为有效成果,让课题不再那么遥远,变得容易达成。

高校科研人员番茄工作法_pc版番茄钟_科研任务拆解技巧

拆解课题任务

一个研究项目从开始到结束,时间长度短则六个月,长则三年。如果一直盯着最后的结果,很多人会感到压力很大。可以尝试把整个项目分成许多可以在二十五分钟内做完的小步骤。有位大学里的青年教师就采用了这种方法,把国家层面的研究项目分解成了八十三个小步骤,把原本看起来很遥远的研究工作,变成了每天完成四到五个小步骤的持续过程,最后还比计划早两个月完成了项目。

简单任务模式

处理收集调查信息、检查文献资料排版这类基础性事务,可以选用 “一个单元配一个单元” 的方法,就是先花一个时间单元集中处理,然后停顿五分钟,接着再用一个时间单元完成收尾工作,这样安排能让成效最理想,由于这类事务不需要长时间连续用脑,适度放松有助于维持良好状态。

中等任务模式

构思研究计划、撰写论文开篇等程度不高的工作,最好采用 “两段加间隔” 的方法最为适宜。先连续工作两个计时单位(五十分钟),然后暂停十分钟。如果过程中思路中断,不要勉强继续,可以把想法记下来,等到休息时再整理。这样既能维持思路的连贯,又能让大脑得到适当调整。

高难度任务模式

pc版番茄钟_高校科研人员番茄工作法_科研任务拆解技巧

处理需要深度思考的工作,比如斟酌文章中心思想、设计复杂的分析框架这类棘手问题,可以采用“三个单元时间加两个单元时间”的方法。先连续进行三次四十五分钟的专注工作,每轮之间休息二十分钟,让思维完全转换。一位研究经济学的学者在构建统计方法时,一直按照这种方法执行,原本困扰了半个月的问题,一个星期内就顺利解决了。

应对干扰策略

突然出现的打扰特别容易破坏番茄工作法。某个研究团队规定,在“番茄时间”里不能接听电话,紧急情况就留言,实行两周后,每个人的科研效率普遍增加了四成。另外还要掌握“打扰记录”的方法,如果有人来,先问情况是否紧急,不急的就记在纸上,等这回的番茄钟停了再解决。就算每天有两个三个番茄钟被耽搁了,只要完成了原定计划的七成,慢慢加起来,取得的成果也会很显著。

记录与复盘

pc版番茄钟_科研任务拆解技巧_高校科研人员番茄工作法

准备好计时工具,每天收工时花五分钟,记下完成每项任务用了多少个时间单元。比如“修改论文摘要”,经常要超出一个时间单元,这或许是因为一开始核心思想没理顺,下次可以提前加个“构思三个核心论点”的小步骤。每个星期天晚上,要花二十分钟,回顾一下。有个文科类的老师,把“搜集事例”和“解析事例”分成两个时间单元来做,效率就快了一倍。

人们觉得实行番茄工作法时,最头疼的阻碍是什么?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,请记得点个赞,并且分享出去。

更多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