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!暑假成自律黑洞,短视频侵蚀孩子注意力与意志力
警惕!暑假成自律黑洞,短视频侵蚀孩子注意力与意志力
蝉鸣声里,蝉翼般透明的暑假时光正悄然流淌。当电子屏幕的蓝光取代了晨读的暖黄台灯,当游戏音效盖过了知识沉淀的私语,这个本该是成长黄金期的假期,正在成为吞噬自律与专注力的黑洞。
假期本是孩子发展的关键阶段,但如今电子娱乐的泛滥,使孩子们遭遇不少困境,比如学问出现空白、专注力减弱等情况,这种现象令人感到担忧。
知识断层危机

统计表明,暑期过后百分之七十六的学子会出现学问脱节,数学、英语等科目的遗忘程度达到四成。许多孩子暑假期间过于放纵,停止了学习,开学时面对繁重的作业,就难以适应学习节奏。例如部分学生暑假里尽情玩乐,将课本置之不理,开学后处理新旧知识的联系时,感到非常吃力。
注意力被吞噬
短视频对孩子的专注力作用非常明显。每15秒的短视频刺激会改变大脑多巴胺的释放节奏,使深入思考的能力减少37%。孩子缩在沙发上观看短视频,虽然看起来很放松,但实际上注意力系统正在慢慢受到伤害。开学后,在需要长时间集中精力的课堂上,大脑会下意识地产生抵触情绪。初中班主任注意到,暑假热衷玩手游的学生,开学第一个月上课时,有超过70%的时间低着头,而另一组学生,课堂专注度始终在85%以上。
身心健康受损
暑假里,孩子们的睡眠时间普遍少了1.8个小时,运动时间也减少了四成。这两种消耗带来了连锁影响,导致褪黑素分泌变得不正常,孩子们变得容易发脾气,长时间坐着不动让他们的肺活量降低了百分之十五,生活节奏被打乱形成了所谓的“假期综合症”。开学前三个星期,还有百分之六十八的学生不能调整回正常的作息,日夜颠倒还影响了他们前额叶皮层的判断能力,使得他们不得不一次次地听从玩乐的诱惑。
学习习惯受益
养成好习惯会有明显好处。每天读30分钟书的小朋友,开学后语文进步比偶尔看书的人多2.3倍。数学高级老师出了个“超市买东西”的题目,让学生算各种活动的真实优惠,开学后解题对得多了28%。这说明一直学、从生活中学很有用。
社交能力变化

孩子暑假一个人待的时间太长,跟人打交道的能力就会变差。暑假一个人待超过10个小时的学生,开学后一起做事的能力会少19%,而做社区服务的学生这方面能力会增加14%。孩子缺少真的跟人打交道,会把自己关在小圈子里,63%的青少年暑假后觉得同龄人都不咋样,这种情况得请专业人士帮忙调整想法。
科学规划借鉴
杭州一所重点中学的“暑期三步计划”,头两个礼拜“松”,由学生自己安排活动。这种张弛相宜的安排,使得85%的学生开学时精神面貌比往年好。注重提升“自我思考本领”,借助思维图整理假期、用番茄钟控制时间、记成长笔记记录成长,工具使用水平每增加10%,自律程度就提高7.2%。
各位认为孩子的暑假应该如何规划最为妥当?希望大家能够支持并转发这篇文章,共同讨论孩子暑假期间的发展事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