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茄钟方法技巧

大厂员工早睡待办却熬夜找字体,拖延不分行业该咋破?

大厂员工早睡待办却熬夜找字体,拖延不分行业该咋破?

昨晚刷到一条热搜:某大厂员工把“今天一定早睡”写进待办,结果凌晨三点还在PPT里找字体。评论区齐刷刷“是我”。笑完心里一咯噔,拖延这毛病,原来不分行业、不分工资条。 真要说起来

昨天浏览热搜榜,发现有个知名企业的工作者把“今晚必须早睡”记在任务清单里,可三点钟的时候还在调整演示文稿的字体格式,留言区里一堆人说“说得好”表示认同。这种拖延的坏习惯,其实非常常见,我们确实需要想办法加以改正。

拖延不是懒而是缓冲

许多人认为拖延源于懒惰,其实并非如此。当面对繁重任务时,大脑会主动为身体设置暂停,这更像是一种自我保护。例如撰写一份内容庞大的报告,其工作量足以让人感到畏惧,大脑便会萌生回避念头。这种现象在各个领域普遍存在,无论是收入丰厚的大公司职员,还是普通岗位的工薪族,都可能遭遇此类状况。因此不必责备自己缺乏动力。

任务拆分有成就感

番茄钟日程管理_克服拖延症_提高工作效率

分解成小块工作是一种有效策略。撰写文档时,不要总想着“全部完成”,可以分成搜集素材、拟定框架、填充内容等环节。每做完一项就做个标记,看着进展逐步深入,满足感也会不断提升。我一位朋友以前写学术论文,运用这种思路,把各个章节分解开来,最终成功完成,并且感觉不再那么棘手。

番茄钟助力高效

提高工作效率_克服拖延症_番茄钟日程管理

番茄工作法规定每工作25分钟就休息5分钟,这种安排方式有点像小学生的课程安排,不过实际效果相当不错。在手机上设置一个倒数计时器,手边放一些薯片,每完成一页的学习就吃一片。这种短暂时间的倒数计时能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。我亲自体验过,虽然25分钟的时间不长,但专注程度明显提高,学习效率也显著增加。

奖励机制要恰当

奖励制度不宜过于繁琐,有人连续打卡21天换取海岛旅行,这样很难长期维持。可以改成,在完成三段文字后看一集电视剧。小奖励要频繁设置,这样大脑才会接受。我经常使用这种方法,每完成一部分工作就观看简短视频,这样工作动力就很强。

隔离干扰很重要

提高工作效率_克服拖延症_番茄钟日程管理

需要和无关事物分开处理。将手机收进厨房的柜子,把门匙交给同住的人,关闭网络后周围变得很清静。倘若心里还是容易胡思乱想,可以在电脑旁贴上纸条自我警戒。我过去常常被手机分散注意力,实施这个措施之后,做事的集中力增强了很多。

找搭子相互监督

工具仅作参考,主要还得靠自己努力。可以找个人搭档,每天互相查看任务完成情况互相督促,谁没做到谁请喝奶茶。为了那杯奶茶,做事都更积极了。我和同事尝试了这种做法,工作效率确实提升不少。

提高工作效率_克服拖延症_番茄钟日程管理

拖延症很常见,总是反复出现。我们可以尝试把工作分成小块,用定时器来控制时间,给自己一些小奖励,还要避免周围环境的打扰,这样总能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式。你们有没有什么解决拖延的好点子呢?请点击喜欢并分享这篇文章,让我们一起战胜拖延。

更多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