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茄钟方法技巧

孩子写作业磨蹭到深夜?试试番茄钟学习法,让他爱上学习

孩子写作业磨蹭到深夜?试试番茄钟学习法,让他爱上学习

孩子写作业磨蹭到深夜?问题可能不是态度,而是能力——他缺少一个管理时间的“可视化工具”。 “番茄钟学习法”将抽象的时间变得具体可感,让孩子像闯关一样完成任务

你孩子写作业经常拖到深夜,你以为是态度问题,其实可能是能力不够,他们需要一种能明确看到时间的工具。“番茄工作法”能应对这个情况,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方法。

拖拉背后

孩子写作业时动作缓慢,有些成年人觉得孩子是在偷懒,其实他们对于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。孩子的思维还没有成熟到能够清晰感知时间的流逝,比如“再学习半小时”这样的话对他们来说太过模糊,让他们觉得时间过得格外慢。以小明的状况来说明,每次妈妈让他多写半小时功课,他完全无法领会时间的长度,总是磨磨蹭蹭地用尽了这段时间。番茄工作法的理论支撑源自弗朗西斯科·西里洛的创造,这种工作形式运用短暂专注的时段配合简短的休憩,恰好契合了大脑集中精神的活动特点,因此有助于增强学习成果。

实操指南

对年幼的儿童来说,按照固定的25分钟时间使用番茄钟或许不太适宜,应该灵活调整。应该先准备好相关设备,这样有助于营造学习的仪式感。可以给孩子选购一个外观可爱的计时工具,这样他们更愿意把学习当作一项重要任务。制定规则时,需要和孩子共同商议。例如,小红和她母亲协商确定,每个番茄钟时段内要完成一个学习目标。另外,开展活动时,可以把它当作娱乐一样,逐项去克服难关。孩子先挑选要进行的任务,然后启动计时工具,这样专注时段就正式开始了。家长在这段时间里不要去打扰,只要听到提醒就要马上放下手头的事,接着可以休息五分钟。每当四个专注时段过去,就应当安排一个十五到二十分钟的长休时间。第四步需要认真记录并反思,这样才能明白自己进步了多少。

家长角色

家长不是看管者,而是辅助成长的人。比如孩子用番茄钟学习时,家长不需要一直站在旁边修正错误。小张的父亲以前总是像监工,孩子有点小问题就马上指出,让孩子学习时感到很紧张,成绩也不够好。后来父亲改变了做法,在旁边营造了轻松的氛围,孩子学习状况大大好转。家长要等孩子把学习的事情做完了,再夸奖他,这样能让孩子更有兴趣去学习。

常见问题与对策

用番茄钟来帮助学习,有时会遇到一些问题。孩子偶尔会不守信用,钟声一响,还是不想停。碰到这样的情况,大人要温和地劝说,比如小莉不听话的时候,妈妈会小声对她说:“孩子,时间到了,我们先稍微放松一下。”孩子休息好后,如果不想再学,大人可以给些小奖励,比如一连做完好几个番茄钟,就能看一小会儿喜欢的节目。

孩子写作业磨蹭 番茄钟学习法 时间管理工具_番茄钟日程管理

番茄钟优势

计时工具让时间变得一目了然,孩子能像闯关一样去完成工作。比如小辉使用计时工具后,不再觉得学习是煎熬漫长的过程,而是一小段一小段能够实现的短期计划。孩子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追求进步,学习的热情明显提高。而且在不断实现目标的过程中,孩子逐渐增强了自信心和办事效率。

学会与时间做朋友

番茄钟的作用是引导孩子掌握时间安排。它把整段的学习过程划分成多个小段,这样孩子更容易掌握进度并达成目标。比如小宇,以前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,现在用番茄钟后,就能很好地安排时间了。今晚可以先试一个15分钟的亲子番茄钟,让孩子体会到掌控时间的乐趣。各位家长觉得这种学习方式对你们的孩子有好处吗?

更多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