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均每人每日看手机超百次!斜杠青年虽好,实践却不易?
平均每人每日看手机超百次!斜杠青年虽好,实践却不易?
前两天我在网上看见了这样一组数据,平均每个人每天查看手机的次数是150次,点击甚至达到2617 次。你可能会说,怎么可能,我还上班呢,怎么可能碰手机那么多次!
原先以为借助番茄钟能够进入高效集中状态,结果操作失误反而带来了麻烦。不过后来熟悉了正确用法,这个工具又变成了我的有效帮手。现在就说说我的番茄钟使用体会。
初遇误区

起初,我明白番茄钟能够帮助集中精神,也能让人放下手机,专心处理事务。我因此感到非常高兴,以为可以自由调节专注的时长。于是,我努力把番茄钟的时长调长,希望快速培养出专注的毛病。结果,由于目标过高,我产生了抵触情绪,根本无法顺利启动,内心逐渐感到不安,工作成效也变得糟糕。
思维调节
后来读书时才明白,番茄工作法不只是个方法,还能调整思绪和心境。它让我学会科学安排时间和精力,不再胡乱追求长时间的连续工作。比如我写文章,以前总想一口气写好,结果常常写到中途就卡壳了。用了番茄计时后,我把任务分解成小步骤,心情也变得舒畅了。

对抗外在干扰
周围环境的打扰非常清楚,邮件的提醒、他人的呼唤、微信的提示音,都会妨碍我们的注意力。不过这些干扰比较容易处理,只要把手机设为静音、关闭多余的警报就可以。例如我写作的时候,把手机改成飞行状态,外界的干扰就几乎消失了,能够更专注地进行创作。
应对内在干扰

处理精神上的干扰比应付环境上的麻烦更棘手。脑海中无缘无故冒出来的念头、没来由的忧虑,常常会让人走神。应当把它们记在纸上,等集中精力的时段过去之后再处理。我写作期间曾突然想起要给朋友选生日礼物,就先记在备忘录上,等专心结束后再处理这件事,这样就不会影响手头的工作。
记录与暗示
每做完一个番茄钟期间的工作,就在登记簿里打一个勾,这样能让人感到满足,并产生积极的心理作用。我每次望见登记簿上那些个勾,就觉得自己挺有成就的,也更有劲头去接着做下一个工作。这种做法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付出和收获。
灵活应对干扰
番茄钟使用期间遭遇打扰是常有的事,不管是来自外界的因素还是内心的波动。一旦碰到干扰,就在记录本上做个记号,要是临时想到该办的事情,就放进应急清单里并指定处理时段。记得有一次我正专心致志地工作,忽然想到要给客户发送邮件,便立刻把它列入应急清单,等到番茄钟时间到了之后再着手办理。

使用番茄钟时,是否碰到过特别棘手的分心情况呢?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,请别忘了点个赞,也分享给其他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