贪玩拖延未及时聊天,聊聊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拖延症
贪玩拖延未及时聊天,聊聊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拖延症
聊天局

拖延的初体验


拖延刚开始的时候,确实会让人感到快乐,做决定的时候很轻松,没有压力。这就好比学生放假,最初的那几天可以尽情玩耍。然而,随着时间不断推移,就会开始产生后悔的情绪。比如说,临近考试的时候,就会后悔没有早点复习;临近交方案的时候,就会悔恨没有及早着手去做。当截止日期快要到来的时候,压力会陡然增加,就会懊恼自己为什么不早点动手去做事情。

不同生活节奏
每个人的生活节奏都不一样,有的人喜欢提前做好规划,做任何事都抢在前面,有的人则喜欢慢节奏,遇到问题再想办法解决。我的闺蜜小美做事总是慢悠悠的,从来不着急,她有自己的节奏。这没办法说哪个好哪个坏,就好比逛街,有的人会匆匆忙忙地去找目标,有的人则会慢悠悠地闲逛。只是不同性格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方式,并没有什么标准。

计划与压力

计划考虑不周到,导致结果不理想,那么下次制定计划时就会感到压力很大。做项目没取得好的成果,下次就想着把所有细节都安排妥当。然而计划过于繁杂庞大,反倒会使行动变得艰难。可以试着转变一下思维方式,不要把计划设定得过于死板,大体上想好要做的事情,明确目标就行。如此一来,做完一件事情后,还能够有精力去进行优化,事情反而能够做得更加出色。
任务顺序选择
很多人习惯做事先从容易的开始,再去做难的。这就如同吃东西时会把好吃的留到最后。然而有时即便全都安排好了,行动起来却会更困难。以工作为例,先完成简单的,把难的放到最后,结果到最后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难的了。在这种时候可以换一种思考方式,给自己勇气先去解决困难的事情,说不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。

日常任务管理

一天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,家务、工作等把空闲时间都占满了。许多人不想动,原因是事情太多。好在很多日常内容都是重复的,只要规范好时间,就能够做到有条不紊。比如每天定时起床,定时做家务,定时工作,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习惯。做完事情后思维会变得活跃,一旦停下来就会有空落感,这说明日子过得很充实。

改掉拖延借口
做着急的事,就得立刻行动,把借口改掉 。“再过五分钟”“等心情好”,这些都是拖延的借口 。开始做事了,就别一直待在舒服的地方 。养成好习惯虽说21天是可行的,可周期长,容易失败 。可以借助番茄钟的锁机功能,来帮助自制力弱的人专注 。光看再多方法没什么用,关键是要行动起来 。
你们想要改掉拖延症,认为哪个方法最适合自己?记得点赞本文,也要记得分享本文。
